查看原文
其他

刘元春:大力推动奥林匹克“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大国发院 Author 人大国发院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本文刊发于2月22日人大国发院微信公众号。



本文字数:216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经过六年多的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刚刚于2022年2月4隆重开幕,北京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现代化气息的冬奥会开幕式和精彩纷呈的冬奥会比赛已经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北京,奥林匹克再次进入“北京时刻”。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邀请国内外的体育研究理论家与实践者,从多元视角共议奥林匹克的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畅想奥林匹克愿景与未来,为全面促进奥林匹克的发展贡献学界智慧,可谓恰逢其时。衷心期待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推动全球奥林匹克事业进步发展。


作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始终致力于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弘扬,助力北京“双奥之城”打造。早在2000年,学校就成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积极为北京奥运筹办提供人大智慧和人大方案。作为2022年冬奥会首都体育馆场馆群的志愿者主责高校,人民大学直接服务保障本次冬奥会的师生人数超过1000人,他们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来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春节;他们辛勤工作、热情服务,把奥林匹克精神贯彻到服务奥运的实践中,积极为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交流交融做出应有贡献。


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流行和中国春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使疫情防控和冬奥会举办都面临严峻形势。因此,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意义重大,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全球影响。借此机会,我以“推动奥林匹克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为题,从“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服务”五个方面,发表几点看法:


第一,推动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就是把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彰显大国外交的“政治形象”。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国际文化现象,以体育竞赛为媒介,在尊重各国文化信仰和爱国精神基础上,努力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用体育的力量推动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与安全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人类文明追求,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我们要坚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筹办北京冬奥会,推动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疫后国际秩序重建。


第二,推动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就是把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结合起来,积极展现统筹治理的“制度优势”。北京冬奥会再次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国家强大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从包括张家口赛区在内的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高标准建成,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部分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有些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都让世界为之惊叹。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筹办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要求,优化分区分类双闭环管理,精准精细落实防疫手册措施,保证运动员和涉奥人员安全、便利地参加训练、比赛和工作。我们看到,当前北京防控局面趋稳向好,人民群众齐心抗疫、安心过年,冬奥会各项比赛顺利进行,这无不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正是有对制度优势的高度自信,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让我们信心十足、气势磅礴,这是我们坚决办好北京冬奥会的强大动力。


第三,推动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就是把中华文化传承和世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华夏文明的“文化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宗旨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时至今日,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明遗产。可以说,北京冬奥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再一次伟大握手。因此,我们要从文化的深度认识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第四,推动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就是把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弘扬结合起来,焕发双奥之城的“教育力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2008年北京夏奥会的教育遗产丰富多彩,“同心结”“示范学校”等工作机制逐渐成熟完善。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冰雪运动课程建设等教育机制在夏奥教育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最终将汇聚成北京的“双奥教育遗产”。我们要充分利用双奥之城的教育资源,探索“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把奥林匹克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第五,推动北京精神与全球意涵的融合,就是把体育赛事和服务保障结合起来,积极展现北京青年的“志愿精神”。人民大学是首都体育馆场馆群的志愿者主责高校,学校高度重视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高标准选拔了1000余名师生参与服务保障工作。我们一方面要以配合冬奥防疫大局为底线,加强对大学生群体防疫保护宣传培训,做到防疫“双保险”;一方面要以传承冬奥志愿精神为目标,宣传展示高校冬奥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绩,形成“倡导志愿服务、传承奥运精神”的工作阵地,传承好冬奥志愿服务遗产。




延伸阅读

毛振华:“逼捐”事件是对三次分配误读的一种折射


王晋斌: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反向及其影响


王晋斌:美元货币体系新两难:美国自身面临做多和做空美元的悖论?


人大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荣获2021年度Wind最佳路演榜“最佳合作机构”


刘元春:当今世界面临的四个超级问题


王晋斌:人民币为什么会出现阶段性的如此强势?


跟踪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分析与预测:CMF年度盘点(下)


【视频】财新时间对话刘元春:提振需求要克服“棘轮效应”


王晋斌:全球三大经济体货币政策进入明确的分化期


黄海洲:前半年落实稳增长更为重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